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出版了国资国企改革经验案例丛书《奋楫笃行——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湖北联投集团报送的《以一流科技创新赋能一流企业创建》成功入选。
该书分上、下两册,系统总结并展现地方国资国企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选案例234个,其中湖北国资国企入选13个,全国排名第4,中部第1。
案例重点介绍了集团锚定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科技型企业目标,通过优化科创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和强化人才引育三大举措,将科技创新“新空间”变为发展新增量:“优机制”,推进集团科技管理体制重塑、职能重构、机制重建,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塑平台”,建立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集团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领域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交流;“建队伍”,着力拓宽引才渠道、完善人才生态,努力实现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在科技创新赋能加持下,集团经营效能逆势上扬、产业模式持续焕新、科技属性显著增强,为我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积极贡献。
经验分享
以“优机制”重构科技创新体系
系统化完善科创制度。先后出台《湖北联投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等5项科创制度,实现科技创新工作全流程有规可循、有据可依。高规格组建科创机构。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设立科技创新中心,推动联投下属出资企业与各地市区政府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工作力度,构建全集团科技创新“一盘棋”。全方位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科研经费统收统支机制,推动科研经费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引导创新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集聚,2024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1.5亿元。
以企业主体平台助力创新突破。积极打造七大科创高地,推动建成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科改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以离岸科创平台助力合作交流。加快推进洪湖实验室、九峰山欧洲实验室、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欧洲分中心建设,促成科技人才和新型创新平台的良性互动。以协同科创平台助力成果转化。大力引导出资企业搭建科研人才创新平台,目前,集团已联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省级创新平台20个,大师工作室4个。
不拘一格“引”。构建领军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与外部科技专家“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矩阵,首创科研“1+3+N组阁竞聘”,面向社会招募科研团队,聚焦前沿技术领题攻坚。真金白银“奖”。出台《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激励办法(试行)》,推行“当期薪酬+转化收益+科研经费”复合激励模式,科技人才薪酬高出同岗位20%。立足长远“用”。增强推行“放权+合规免责”,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机制创新,完善充分授权与激励保障机制,以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为人才创造最优发展环境。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湖北联投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新突破,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联投经验”。